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世界史是什么”系列讲座第六讲成功举办

发布者:history_05 发布时间:2017-11-11 20:08 阅读量:

  11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世界史是什么”系列讲座第六讲在公教二楼2109教室举行。本期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历史学院优秀青年教师杜宣莹,历史学院历史系主任王大庆老师担任主持和评议人。来自历史学院的金永丽老师等数十位校内外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现场聆听了杜老师的精彩演讲。



1111111.jpg


杜宣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青年教师(台湾籍),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本科,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宗教改革与近代早期历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情报系统,与近代早期英格兰信息控制与权力的互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或即将发表于《世界历史》《文史哲》《光明日报》及《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等中外学术期刊。

杜宣莹老师在讲座中以疑信之间:我的学思历程为主题,依次从历史兴趣的启蒙”“疑信之间”“台湾或北京三个部分结合她的童年生活、本硕博求学往事、在北京从教的经历现身说法,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亲切和轻松的互动,分享了自己在长期的求学生涯中不断进取的心路历程。

杜宣莹老师首先谈到了父母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家庭宽松的教育氛围对她兴趣培养的积极作用。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同龄人父母都习惯把子女送到才艺班学习,而杜老师更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主题的读物,恰好她的父亲也很喜欢读历史类的文学作品,因此父母常常给她购买相关书籍,在鼓励她多读书的同时,要求她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握重点,勾勒主线,将情节饱满、信息丰富的文字内容以简报形式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讲给父母听,这对于她日后能够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快速提炼信息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考结束后,由于杜老师的成绩突出,可以任意选填专业,从商的父母鼓励她选择商科,或者是选择与自己的出色口才相适合的法律、外交专业,而非文史哲等就业状况稍差的文科方向。但杜老师仍然选择了自己从小就心仪的历史学专业,最终她被台湾大学历史系录取。由于本科时期的必修课程非常少,因此杜老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选修各类课程,并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一次难得的机会,影响了杜老师的一生,这就是她在本科班期间曾参加的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办的世界史研习营,由于这次对包括彼得·伯克在内的英国史学界大家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以及对世界史经典作品的深入阅读,她决定在英国史领域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读硕士班之前,杜老师向多所英国大学提交了申请,但对于自己在未来英国史领域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却陷入了困难。她的兴趣是“16世纪的都铎史,但这个领域的研究在英国是一门显学,成果很多,选题相对来说较为困难,而学校老师推荐的“19世纪英国史并不是她的兴趣所在,正在她纠结之时,收到了伯明翰大学历史系主任,也是她未来的导师理查德·卡斯特教授(Professor Richard Cust)的亲笔来信,这封信更加坚定了她以兴趣为导向的正确选择。卡斯特教授告诉她,选择研究方向一定不要完全妥协于现实利益,而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走,要有强烈的情感关怀,因为这份兴趣才是陪伴自己度过漫长孤独的研究生涯的心理依托。最终,杜老师遵从了兴趣所指,放弃了也已经录取她的爱丁堡大学,选择了伯明翰大学完成自己的硕士阶段的学习。这个原则也同样支撑她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选择了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方向。

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中,她深刻感受到了东西方教育的差异,比如在学生性格方面,东方学生更喜欢酝酿思考,含蓄表达,而西方学生则敢于发言,强于辩驳;在课程设置方面,英国硕士课程往往每学期只需选两三门课,远远要少于中国的研究生课程,但在英国,每门课的阅读量非常大,难度也更高一些;中国的学生倾向于听从导师的计划安排,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而英国的学生则需要主动找老师探究问题,导师还会鼓励学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杜老师在经历了文化差异的冲击之后,很快适应了英国的教育特点,努力激发自己的主动精神,在读博期间每周与博士班导师约翰·库伯副教授 (Dr. John Cooper)的会面中,她都会提交阅读报告,并努力主导问题的讨论方向,培养自己批判性的思维和问题意识。遇到难点的时候,杜老师会先搜集相关文献,再整理分析,之后通过与导师的交流讨论,层层剥笋式地解决自己的困惑。随后,杜老师以自己的研究方向“16世纪都铎王朝伊丽莎白时期的情报问题为例,通过讲述伊丽莎白女王判处苏格兰玛丽女王死刑的故事,让现场同学认识到,很多为我们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往往和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差距,甚至大相径庭,从而揭示出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她还指出,我们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善于利用那个时代的历史遗存(即史料)来解决问题,比如,为了更好地研究伊丽莎白时期的都铎史,杜老师积极学习并掌握了英国1617世纪的手稿识读技能,突破了研究的瓶颈,最终完成了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为自己日后进一步的科研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最后,杜宣莹老师还谈到了就业的问题,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她放弃了在台湾即定的就业机遇,来到陌生的城市北京,杜老师说,很多人都问过她为什么来北京工作,她的回答是,在北京,我不知道三年或者五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我想趁着年轻的时候,去闯一闯,寻找人生更大的价值。

王大庆老师在点评中指出,杜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娓娓道来,以学姐般谈话的方式与在座的同学分享了她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对于有志于学习历史尤其世界史的同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杜老师风趣生动的互动式讲述引发了在场同学浓厚的兴趣,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杜老师一一耐心作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讲座结束后,杜老师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122212.jpg



                                           (文:裴鹏程 / 图:李凯华)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2014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 100872
<本站管理:admin>
备案号:京ICP备14032167号